说到这事儿,谁都不陌生。家里有老兵,身边有战友,大家多少聊过。参战资格成了“有差别待遇”,这现象摆在那,堵得人喘不过气。说来直接点——参战那会儿一起扛枪,一起蹲壕沟,炮声一响,哪个不是硬着头皮往前冲?没谁想着以后靠这个吃红利,也没谁琢磨以后待遇还得搞等级。这些年眼看着政策一步步出台,兄弟们头几年满心期待,心想国家记着咱,给点补助也不是单纯图钱,是有那么点被认可的感觉。
现实一晃,资格认定一出来,哗一下,不一样了。地方有地方的标准,机关有机关的说法,有的要证明你低保,有的还盯着养老金收入,有的问你有没有社保,能不能作为帮扶对象,感觉像选个什么名额。好多老兵傻了眼,咋参战变成“经济条件差给资格”?难道混得稍微好点儿,命就不算命,功劳小一半?
有战友拿出工资单直接撕了,说只认个“身份”,不差那两百块钱。也有兄弟气不打一处来,回想那年冲上去往死里拼,结果几十年后成了“没资格”,就因为还活得稍微像个样。能不能别两码事混一起?“经济帮扶”是“帮困难”,参战资格是“讲事实”。当年进阵地,有没工资、有没社保、有没房子,谁在乎?只要扛枪了,命都豁出去了,不分你我。怎么风头转一圈,资格成了新的拼资源?
有的兄弟刚退伍那几年,哪有机会混个好?运气差点,家里穷,外头吃了苦,年纪大点国家想起来给个照顾,也觉得是好事;可是冲在第一线的,回头倒变成了“待遇残次品”,还得靠自己证明“够惨”。这事没个说法。正经参战,不分穷富;说到底,参战是参战,困难是困难,该怎么分怎么分,别全搅一块。
问问身边战友,聊起这茬,人人有话。有人闷声自己扛,生怕人家说“你有退休工资你还想啥”,可哪有那么简单,打仗流血伤残,不是拿工资就全能解决的事。有的兄弟落得个并发症,心理阴影在那,平时不提,可回头国家认个资格还得“比惨”,说实话,这事就不该没个底线。
反过来看,谁不是图个心理公道?说资格,不该管你收入好不好,只看“打过仗没打过仗”,谁都明白。政策初衷本来是为参战的兄弟,不能后来成了“低保能证明你流过血,多拿点钱”。日子过得去的,难受的不是差那份钱,是那份身份没完全被承认。
有老战友没啥话,平常和以前连长偶尔小聚,说得最多就是“咱上一线了,抬回来就一身伤。现在国家都认不到咱头上,光把补助给日子苦的。”谁规定了参战军人就得“苦过日子”?而且有些有收入的,真不一定现在活得多潇洒,身体落下毛病,外人根本不知道。
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,资格认定应该归资格认定,兜底帮扶应该归兜底帮扶。怕就怕制度先混淆标准,让兄弟互相对比,看谁更凄惨才能认这个身份。过去战壕里没人问过你有没存款,有没关系,只有“你,往前”,兄弟们相互拉着走。政策现在卡得死,搞得兄弟们还得相互撕扯,不像话。
有人说这是难题,怕有人钻空子,好政策没法落实。道理没错,可本分老兵多,钻空子的少。咱们做法:认真实事求是,谁参过战认谁身份,补助归帮谁就帮谁。别让本来简单的事变得复杂。
还有嘛,有工作、有收入不代表轻松。多的是在工地扛大包落下后遗症,下雨天就犯疼痛的老兵。还有的,心理承受大,晚上睡不着觉。仅仅凭工资条认定参战,不合适。
参战资格,证实的是“你为国家担当过”,跟生活水平没关系。帮扶政策是对有实际困难的人再加一道保护网,这是两码事。兄弟们最盼望的是,政策公开透明,不分家庭条件、工资收入,先把“参战”原汁原味认出来,再单独看谁困难、缺啥补啥。杜绝那些比惨式申报,让资格回到“曾拼过命”本身。
大家如今老了,图个踏实心安——有份被记住的身份,有份合理的关怀;哪怕没点物质补助,拿着参战证书,也是倍儿有面。给资格不给钱都无所谓,不想一边申请一边担心资格被“收入”卡掉,担心战友情谊被“钱”吞没了。
看现在这走向,公道还得兄弟们一直呼吁。各地标准能不能一刀切、回归事实标准,老兵盼着呢。参战,不是比惨。拼过命的兄弟,别用收入遮盖真相。挣了钱,算是自己有本事活着回来的福气;要帮扶,别担心有人因为过得好就被否定,兄弟们的命,命都一样值钱,没人矮人一头,谁也别拿“经济状况”当挡箭牌。
尊重,是立身之本。公平,是老兵的共同心声。资格公道了、身份明白了,谁还计较那点补助?兄弟还是兄弟,身份对了,心里才踏实。困了帮一帮,富了也认这个身份,都能接受。
战场上生死有命,谁都见过。但回头奔波在证明上拼命,有点难受。盼望来年,资格认定更加真实、公开,讲事实,不比惨。兄弟们站出来,彼此承认,相互照顾,这才是最好。
说到这,大家想法都有,底下评论区,留一句,吐心里话。给自己、给兄弟点个赞,证明自己还在队伍里——我们永远是那个曾经一天当三天用的汉子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博星优配-靠谱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十大平台-炒股加杠杆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